前不久,万州区一建材经营部办事人员牟莹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个转企”业务时,原本对流程不甚熟悉的她,在帮办代办区工作人员的全程指导下,仅用时半小时便顺利办结。“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牟莹的感慨,正是万州区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最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大力实施“两个毫不动摇”深化落实行动,围绕全面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深入开展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顶格推动,系统谋划聚合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必须全区统筹、上下贯通、系统推进。
今年4月,万州区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区委主要领导强调,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求突破见实效,持续抓好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信用赋能,全面强化要素保障,不断优化法治环境,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全面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让万州成为投资发展的沃土、创业兴业的热土。
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高位推动、直面企业诉求,多次主持召开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创新设立“企业面对面”机制,主动邀请民营企业代表参与,敞开大门、倾心聆听,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广泛征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建议。
如何将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万州以“三步棋”作出有力回应——
下好体制机制“先手棋”。谋定而后动,方能行稳致远。近年来,万州始终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为导向,逐年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推动改革举措从2.0版持续向3.0版、4.0版迭代升级,实现与市场主体发展的同频共振。今年,万州出台《万州区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方案》,旨在以更好服务经营主体为导向,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打造公开透明、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树立经营主体发展信心,为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下好涉企服务“暖心棋”。今年,万州开通企业诉求“直通车”,24小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市场主体反映问题后,第一时间智能分拨,相关单位及时受理。对于能及时处理的问题限时办结;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与企业充分沟通后限时给予答复;对于市场主体反映的共性问题,相关部门综合研判后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卡点等问题,及时报送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研究解决。
下好督察整改“决胜棋”。坚持以有力督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实,以体制机制优势催生新活力、凝聚向心力。建立重大项目“一办三组”闭环管理机制,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支持力度,有效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堵点问题20个,提前化解潜在问题13个,问题项目数量明显减少。区人大、区纪委监委分别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关于聚焦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发展改革委强化统筹协调,严格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评价工作机制,对照目标打表推进。各责任单位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协作配合,累计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855个。
暖心服务,效能革新优环境
正午时分,瀼渡镇一家鱼庄内座无虚席,老板魏世华正热情地招呼客人。而就在不久前,频繁的各类检查还让他愁眉不展:“以前每个月迎检至少3次,从准备、陪查到整改,费时费力又影响经营。”
魏世华的困扰颇具代表性。针对“多头执法、标准不一、频次过高”等企业痛点,瀼渡镇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镇里组建由镇长牵头,综合执法、市监、环保、消防等多部门参与的专项工作组,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设立每月20-25日为“综合检查日”,归口管理所有餐饮检查事项,大幅减少重复检查。同时推行“一企一档”电子台账,避免材料重复提交。
针对执法标准模糊、随意的问题,工作组精准设计“执法检查标准清单”“执法检查事项清单”“问题整改验收清单”三张清单,全面覆盖餐饮经营全链条风险点,让执法有章可循。
如今,全镇检查频次下降83%、平均检查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0.5小时……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实现了“无事不扰”的监管原则与“放心发展”的企业期盼。
“我们这个团队针对项目审批、建设、投产各个流程都有专业人员进行服务,企业只要把资料交给我们,就可以免费帮办代办。”今年,万州深入开展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专项行动,健全园区内外全覆盖立体化帮办代办体系,园区外组建区政务服务中心26人帮办导办团队、园区内成立全市首个专业化帮办代办公司全鑫服务公司,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3万件次。
除此之外,走进万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几乎能办所有事——全区1502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在这里,窗口也优化成了71个综合窗口,不管办什么,到一个窗口基本都能搞定。万一遇到难题,还专门设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你兜底解决,已成功协调解决了21件“棘手事”。
还有更多贴心服务,比如实现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等共享“免提交”材料14类;“周六不打烊”服务事项341项;甚至还有37个“川渝通办”以外的特色通办事项能在万州、达州、开州、云阳四地跨省通办。
这分别是万州区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和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据悉,万州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包括: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专项行动、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专项行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化解专项行动、涉企案件高效清理化解专项行动、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专项行动、推动有效降低要素成本专项行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专项行动、服务企业质效“回头看”专项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行动。
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让万州实现了优势真优、优势更优、优势常优,为万州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企业有感,发展提质显成效
走进李河镇武江园中小企业聚集区,机器轰鸣声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片火热图景——年产值超千万的重庆风盛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从项目洽谈到投产仅用四个月,跑出“万州速度”;不远处,重庆市中凯金属制品涂装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与重庆乐仁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一同,刚刚斩获“市级瞪羚企业”称号,成为万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力量。
优质的营商环境,正是民营企业扎根生长、敢闯敢干的坚实土壤。
今年上半年,万州民营经济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6935户、总量达14.2万户,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总量达102家,位居渝东北第一,新培育市级瞪羚企业4家、总量达8家,位居全市第四、渝东北第一。更令人振奋的是,完成民间投资超44亿元,民营企业净增加244户,规上民营工业实现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全口径税收同比增长8.1%,民营经济正在成为万州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
数字背后,是企业真切的获得感。
几个月前,999隆鱼宴公司因电力设施过户导致电费骤增。区发展改革委在走访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情况,主动牵头电力公司开展用电诊断,帮助企业调整计费方式。“一个新方案,为我们一个店一年省下15万至18万元电费”,公司董事长魏世春感慨道,“政府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这样的环境,我们发展更有信心!”
铝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90亿元,解决就业700余人,目前场平施工正火热推进。“选择在万州投资,不仅源于这里优越的物流条件和产业配套,更看重的是万州区委、区政府及经开区各部门用心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伦表示,良好的投资体验让企业信心倍增,继年产360万吨特铝新材料项目之后,集团决定继续追加在万州的投资布局。
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道,接下来,万州将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纵深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全面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将继续用好企业诉求“直通车”、服务专员等制度,定期开展政企“面对面”恳谈会、民营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及时解决企业问题。同时,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对接活动,创新转型减碳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增信模式,扩围实施原水水价等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要素成本,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